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真理。它既应该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更应该进行整体性研究,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一门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学科。它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研究它在世界上的传播与发展,特别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它包括五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的一级学科,2005年增设,属法学门类。学科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以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研究方法,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教育教学的实践和规律,在研究中强调理论与实践、逻辑与历史、继承与创新、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辩证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学术创造力,形成体现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话语体系,促进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努力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需求,担负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同时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学理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发展,遵循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规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规律;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加强马克思主义各个主要组成部分之间内在关系的研究和把握,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在关系的研究和把握,努力提高学科质量和水平。
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隶属于73882必赢欢迎光临网址,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5个二级学科。2013年被确立为校级重点扶持学科,2018年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并获批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建设学科,2019年确立为校级重点学科。
本学科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学科梯队,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师资保障。拥有“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天山学者”特聘教授、吉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优势学科首席负责人等省部级人才。本学科现有成员36人,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16名,有博士学历学位的16名,硕士学位19名,平均年龄41岁。五年来,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3项,教育部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5项,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科技厅、教育厅、高教研究领导小组等省级教科研项目60余项,横向课题7项,合同经费136.2万元。发表论文50余篇,核心及以上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7部;获省级各类科研成果奖12项。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获省级各类科研成果奖4项。
近年来,由于党和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视,为本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今后学科将厚植已有优势,打造长大学科特色,形成独特的研究优势和风格,更好地服务于吉林省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
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之一。它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的科学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和对人类社会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精髓。它对社会实践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旨在对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进行研究。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给学生以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概念,并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现实社会问题、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致力于结合中国与世界实际创造性地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
本学科方向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为研究对象,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形成与发展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之一。它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对于我们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特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旨在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背景和历史必然性,考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程,总结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和指导实践的历史经验,揭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特别是与各国实际相结合而不断发展的规律。
本学科方向主要以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规律为研究对象,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和著作、马克思主义通史、马克思主义国别史和阶段史以及马克思主义专题史等研究,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等问题的研究。
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学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旨在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重点,密切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中国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探索中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和理论总结,深入研究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深刻揭示马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基本规律。
本学科方向主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美丽中国建设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农村问题等进行研究。
04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之一。它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革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生命线”和“中心环节”的作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对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学科方向主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介体、环体方面的特殊性以及在途径、内容、教育方式方法方面的特点进行研究。对新时代视阈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养成、道德修养、诚信意识和社会公德的培养路径进行研究。对影响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和成功的重大事件的根源、对大学生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问题、心理问题、网络素养、网络安全、创新创业精神培养以及残障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等问题进行研究。
05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之一。它是围绕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四个选择等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鲜明的 “历史与理论”相结合特点的学科。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旨在从历史和理论相结合的角度,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研究,深入开展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研究,深刻认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进一步增强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提供一定的学术支撑和学科支撑。
本学科方向主要对中国现代化进程、近现代中国革命与建设历史经验、中国近现代史“四个选择”问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要素、中国近现代文化问题研究、近现代基本国情与中国发展道路问题研究以及残障大学生接受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等问题进行研究。